隨著世界性能源資源的潰乏,燃煤做為不能再生的資源一直是各國政府所重視。伴隨煤碳業機械化程提的加快,做為煤炭開采業的副產品的煤泥由于具有高水分、高粘性、高持水性和低熱值等諸多不利條件,很難實現工業應用,長期被電力用戶拒之門外,以民用地銷為主要出路。改革開放以來,國民經濟有了迅猛的發展,煤炭產量已位居前列,市場形勢也發生了很大變化。煤炭加工的深度和廣度都在快速發展,煤泥的產量明顯上升,如何提高煤泥的附加值,煤泥的綜合利用已成為迫切需要研究的問題。
1、可根據不同的物料性質改變運行參數,使物料在烘干機筒體內能夠形成穩定的全斷面料幕,質熱交換更為充分;
2、烘干機抗過載能力強,處理量大,燃料消耗少,干燥成本低;
3、新型給料、排料裝置,杜絕了滾筒干燥機給料堵塞、不連續、不均勻和返料等現象,降低了除塵系統的負荷;
4、采用順流干燥方式,煙氣與濕物料由同一側進入干燥機,可以利用高溫煙氣獲得很高的蒸發強度,烘干機出口溫度低,熱效率高;
5、新型內部結構,強化了對已分散物料的清掃和熱傳導作用,消除了筒體內壁的沾粘現象,對物料水分、粘性的適應性更強;
6、可根據用戶要求控制產品粒度和水分,烘干煤泥時產品水分可達百分之 8 以下,粒度可控制在 8mm 以下。
7、烘干機采用 “ 調心式托輪裝置 ” ,使托輪和滾圈的配合永遠呈線性接觸,從而大大降低了磨損和動力損耗;
8、烘干機實現了 “ 零水平推力 ” ,減少了擋托輪的磨損,筒體運轉平穩可靠。